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336号教育家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0-04-02 10:27
浏览次数:
70
课桌椅是中小学教育装备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学生视力和身体健康发育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教育部及相关单位充分认识课桌椅的重要性,通过制修订相关政策和标准,逐步改善中小学课桌椅配置。
课桌椅是中小学教育装备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学生视力和身体健康发育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教育部及相关单位充分认识课桌椅的重要性,通过制修订相关政策和标准,逐步改善中小学课桌椅配置。
一、制定政策,鼓励配备可升降课桌椅
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6〕3号)提出“鼓励配备可升降、可灵活分组拼合的课桌椅”。同时要求各地要遵循装备的生命周期规律,实现装备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运动式”、机械达标性配备;采购时要将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写入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确保装备产品质量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的通知,提出“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2013年底,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启动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经过五年努力,全国已有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其中一条底线要求是学生一人一桌一椅(凳),要求为学生配备符合相应年龄阶段身体生长要求的课桌椅。2014-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补助资金1699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700多亿元。截至2019年4月底,全国共新建、改扩建校舍2.21亿平方米,购置价值999亿元的设施设备,其中新购置课桌凳3469万套,价值63.73亿元,均为可调节高度课桌椅。
二、完善标准,积极推进相关教育行业标准研制工作
据了解,我国有关学校课桌椅的标准有两项:一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3976-2014),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归口上报及执行。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高等院校课桌椅的大小型号、功能尺寸、分配使用及其他卫生要求。该标准对课桌椅的配置使用提出“学校预置课桌椅时,应根据当地学生学年中期至末期的身高组成比例状况,确定各种大小型号的数量。按照表格内规定的身高范围,计算现用课桌椅对学生身高的符合率”。二是推荐性轻工行业标准《课桌椅》(QB/T4071-2010),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标准规定了课桌椅的产品分类,按结构分为联体式、组合式、可调式和非调式四类,从主要尺寸和偏差、材料、外观、安全性、表面理化性能、力学性能及有害物质限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给出了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这两项标准相辅相成,为企业生产符合标准的课桌椅和学校购置适合的课桌椅提供了标准依据。为进一步指导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科学配置课桌椅,教育部还将组织有关单位研制相关教育行业标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教育部将联合有关部委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继续指导各地做好可调节课桌椅的采购工作;积极推动各地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写入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确保产品质量;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出台可调节课桌椅的教育行业标准;开展调研,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提升教育装备工作质量,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课桌椅,教育装备,升降课桌椅,可调节课桌椅
上一页
上一页
相关新闻
行业新闻
午休课桌椅,让学生享受舒适、安全的休息时光
2023-11-27